國際海事組織MEPC 79閉幕,IMO降低船舶溫室氣體排放戰略目標調整

國際海事組織(IMO)所召開之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79屆會議(MEPC 79)已於12月16日閉幕,經過為期5天漫長的討論,各會員國已對IMO降低船舶溫室氣體排放戰略之更新方向達成初步雛型,後續將再具體針對:「提高船舶能效標準」、「更新溫室氣體減排具體目標」、「研議導入零排放船舶時程」、「其他措施(例如綠色走廊)」討論具體規劃。驗船中心(CR)就對航運界影響最大之IMO減排目標(Levels of Ambition)草案方向,摘要如下(註:具體降低百分比尚未定案):

上述內容雖皆尚處草案階段,但本次會議已將未來較可行之選項列出,IMO預計於2023年再召開兩次會間工作組(ISWG GHG 14及ISWG GHG 15)進行詳細討論,最終更新內容預計於2023年7月召開之MEPC 80正式採納經修正之IMO降低船舶溫室氣體排放戰略(路線圖如圖一)。

以上是本屆會議討論的重要議題摘要,海事方面討論的議題眾多,其中許多都與航商息息相關,驗船中心將持續追蹤本次會議的最終文件,分別摘要於驗船中心的技術通報,歡迎各位讀者Subscription

圖片一: IMO降低船舶溫室氣體排放戰略更新路線圖

國際海事組織MEPC 79開幕在即,關注船舶下一步減碳方案

國際海事組織(IMO)是聯合國掌管海洋事務的最高國際組織機構,IMO旗下的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掌管海洋污染相關防護、處理及應變事宜。MEPC第79屆會議將自12月12日開始為期5天的會議。本次最令人關心的議題,莫過於IMO針對船舶溫室氣體(GHG)減排之後續方針,為加速討論,IMO已於12月5日到9日召開會間工作組(ISWG- GHG 13)以針對各項提案能做深度討論。驗船中心(CR)就GHG議題整理如下:

  1. 完善IMO短期措施之準則
    因應2023年即將上路的EEXI(現成船能源效率指數)及CII(碳強度指標)等減少碳排的短期措施,預計考量新興技術及不同船種營運模式等進而調整CII的計算,本次將討論把碳捕捉技術(Carbon Capture Technologies)納入計算公式中,並評估船舶短航程(Short voyages)跟等待時間(Waiting time)對CII數值之影響、並且為自卸貨式散裝船(Self- Unloading Bulk Carrier)新增其CII參考基線以更符合實際情況。另一方面,眾所關注之船用燃料全生命週期溫室氣體強度準則(Guidelines on Life Cycle GHG Intensity of Marine fuels)亦已完成草案初稿,若於本次會議順利批准,將於明年7月舉行之MEPC 80定稿完成。
  2. IMO 2050年減排目標以及中長期計畫
    針對IMO之2050年減排目標,雖然加嚴目標已是各會員國之共識,但針對具體加嚴目標強度、是否需再設立2040年之中期目標、是否採用全生命週期(WtW)計算方式,以及是否納入綠色走廊(Green corridors)等議題,仍需在MEPC 79中凝聚更多共識。
    此外,目前會員國所提案之中長期措施中,雖已有眾多作法,例如:溫室氣體燃料標準(GHG Fuel Standard)、排放總量控制與交易系統(ECTS)、國際海事研發基金(IMRB/IMRF)、碳費(Carbon Levy)、零排放船舶激勵計畫(ZEVs)等措施,但考量單一做法恐尚無法解決現行所遇到之困難,故各單位將再行協商,並將不同提案之內容再進行優化以及詳細討論後,整併成一籃子措施(Basket of Measures)後再行採納。

驗船中心將持續追蹤國際海事組織會議相關的發展及產出,整合於驗船中心的技術通報,歡迎各位讀者Subscription

附圖1:綠色走廊為藉由在特定航段中整合燃料生產、燃料供應、終端用戶等、並使用特定船舶載運特定貨物之作法,以加速替代燃料之導入。
(資料來源:https://cms.zerocarbonshipping.com/media/uploads/documents/Green-Corridors-Pre-Feasibility-Blueprint-Summary-003.pdf)

附圖2:船舶碳捕捉系統示意圖 (資料來源 MEPC 79 / INF.27)

附圖3:燃料全生命週期(WtW, Well-to-Wake)示意圖 (資料來源 MEPC 79 / INF.31)

Technical Circular No.124

本期焦點:

(一) 近年來離岸風電工程發展蓬勃,為確保相關工業人員及其船舶之安全,MSC採納了國際載運工業人員船舶安全章程(IP Code)
(二) 為加強散裝船之結構安全,將提升船舶壓載水艙及鄰近貨艙之空艙之塗層檢查標準
(三) 為確保使用低硫燃油之安全性,燃油供應商將被要求確認所供應燃油之閃點符合海上人命安全國際公約(SOLAS)之規定
(四) 海上自主水面船舶章程(MASS Code)草案架構已初步完成

本期目錄:


壹、 MSC第106次會議摘要

(一) 新增SOLAS第XV章「載運工業人員船舶之安全措施」及採納國際載運工業人員船舶安全章程(IP Code),預計2024年7月1日生效
(二) 採納2011 ESP Code修正案,散裝船壓載水艙及鄰近貨艙之空艙之塗層檢查標準將提升,預計2024年7月1日生效
(三) 有關低硫燃油安全,新增燃油交付單(BDN)燃油閃點符合聲明、閃點不合格案件通報,以及加強燃油供應商燃油品質監管之強制要求,預計2026年1月1日生效
(四) 預計2026年1月1日以後禁止船上使用含有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消防滅火劑
(五) 預計2026年1月1日建造之總噸位3000以上的貨櫃船和散裝船須配備電子傾斜儀
(六) 初步完成海上自主水面船舶章程(MASS Code)草案架構,未來將制定強制性章程,並預計2028年1月1日生效

貳、 中華民國重要通告

(一) 採用IMO相關決議案與通告納入我國航政監理指引並載於公約專區,以提升船舶航行安全
(二) 採用國際海事組織(IMO)所屬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所採納之MEPC.328(76)、MEPC.330(76)、MEPC.347(78)決議案,新增「無人無推進動力駁船國際防止油污染豁免證書」、「無人無推進動力駁船國際防止污水污染豁免證書」、「無人無推進動力駁船國際防止空氣污染豁免證書」、「符合確認書-船舶能源效率管理計畫第III部分」及修正「國際能源效率證書」、「符合聲明書-燃油消耗回報及營運碳強度評級」,並委託財團法人中國驗船中心辦理
(三) 修正「航行船舶船員最低安全配置標準」第8條、第9條條文及第3條附表1、第4條、第5條、第9條附表5。(因應STCW以及MLC,規定船員於最短休息時間內工作時應給予補休,以及國際航線船舶航行國際海域,因故得申請其艙面或輪機部門船員各少於船員最低安全配額證書所定員額一人)

參、 巴拿馬重要通告

(一) 預計抵達巴黎備忘錄(Paris MoU)相關港口之船舶,若有停靠巴拿馬的任何港口時,應進行船旗國年度安全檢查(Annual Safety Inspection, ASI)
(二) 發布EEDI、EEXI執行措施以及授權認可組織(RO)回報EEDI事宜
(三) 發布CII和SEEMP Part III執行措施並請認可組織(RO)回報
(四) 發布降低巴拿馬籍船舶接受港口國管制檢查(PSC)留置情況之措施

肆、 澳洲通告

(一) 說明在澳洲水域使用廢氣清潔系統(EGCS)之相關要求
(二) 強調在澳洲水域航行的所有船舶皆需確保其駕駛橋艛視界符合SOLAS要求

伍、 CR服務資訊

(一) CR技術通報服務(一年六期),訂閱後將於更新時自動發送技術通報至您的電子郵件信箱,提供即時的IMO最新動態,以及MSC、MEPC決議案重點中文摘要。
(二) PSCO登輪檢驗需要協助嗎?歡迎船長或輪機長或工程師於PSCO登輪時加入CR PSC應急群組資訊,獲得即時技術協助

CR綜整MSC 106閉幕會議重訊,為航商提供最新國際法規發展

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 Classification Society,以下簡稱CR)於111年11月30日假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感恩廳舉辦技術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黃建樺總驗船師主持,聚焦於「MSC 106 焦點:採納工業人員(IP)章程以及海上自主船舶(MASS)章程之進展」、「減碳省錢好幫手-CR航行最佳化程式開發成果發表」兩大主題,CR每年度皆會彙整國際航運熱門議題與法規重點,藉由資訊的分享與交流,協助我國航商積極應對並佈局未來趨勢,研討會當天吸引眾多航運產業先進共襄盛舉,現場互動熱絡。

台灣離岸風電與航運產業熱度持續發燒,順應國際發展潮流與相關法規要求,為我國航商關切重點,研討會首先由研究處法規組葉德生組長針對「MSC 106 焦點:採納工業人員(IP)章程以及海上自主船舶(MASS)章程之進展」進行簡報,以及彙整解析本次海事安全委員會第106屆實體及線上混合會議之重要事項,有效使我國航商更加快速瞭解會議之各項重點,協助航商即時獲取國際各項法規進展。

研討會第二個主題由黃建樺總驗船師進行「減碳省錢好幫手-CR航行最佳化程式開發成果發表」,因應全球節能減排措施,航商極度關注各項減碳或提升航程效率之可行性,為此CR以豐富的海事計算經驗為基礎,自主開發航行最佳化程式並可客製化調整航商需求,規劃船舶計算航行速度及各種不同燃料配置包含LNG的最佳組合,程式亦導入歐盟碳交易配額(EU ETS)的參數計算,不僅可符合EEXI及CII法規要求,更可將有效減少航行之碳排與成本,提供船東在碳排與營運成本多重最佳目標考量的分析工具。

CR透過本次研討會分享相關訊息,並藉由與業界交流,得以提升我國航運產業之技術能量,並增進航運產業蓬勃發展。本次研討會資料歡迎至CR官網.

落實能源轉型與環境關懷,驗船中心全方位守護海洋永續發展

照片由左至右為:驗船中心吳金翰處長、船舶中心鍾承憲主任、標檢局黃志文組長、驗船中心鄭志文執行長、韓國TÜV SÜD工業服務部總監Dr. Knobbe(Helge Knobbe)、綠能和永續金經理(Tony Kim金智彥)、風場驗證專家Dr. Park(Park Young IL朴永一博士)、沃旭能源環評吳振瑋經理

為減緩氣候變遷,能源轉型已成世界各國的施政重點,如何在經濟發展與永續環境之間取得平衡是政府實踐能源轉型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驗船中心於11月22日辦理「國際能源轉型與海洋環境永續」研討會,為臺灣能源轉型提供更全面性的思考。

本次研討會以守護海洋永續發展為主軸,探討「環境永續」與「綠能新世代」兩大議題,於環境永續發展方面,由驗船中心簡介全球船舶產業如何長期透過法令積極實現經濟與環境共榮、由沃旭能源說明大彰化離岸風場建造過程採取減輕環境衝擊的措施與生態復育,於綠能新世代的發展方面,則由船舶中心剖析臺灣浮式風力機技術與潛在機會,再由德國專家簡述綠氫納入再生能源藍圖的國際現況,另外,鑒於臺灣將步入區塊開發階段,本次也特別邀請國際專家分享不同國家離岸風電政策與制度的轉變。

經濟部標準局黃志文組長表示,能源轉型不僅是全球趨勢,更是臺灣重要能源政策,為使國內企業及早因應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標準局建立碳查證、綠電憑證、綠色租賃方案及離岸風電專案驗證審查機制,自法規、制度、標準、驗證各個方面同時著手落實淨零碳排。

驗船中心憑藉船舶檢驗起家的豐富檢驗經驗跨入離岸風電領域,成為標準局推動離岸風電制度及標準的重要成員,除了協助執行由標準局主導的專案驗證審查制度、調和國際與國內標準,近期更以參與離岸風場施工的監督實務為基礎,完成離岸風電運轉及維護技術指引的編撰,不遺餘力堅守離岸風場全生命週期的安全。

驗船中心鄭志文執行長表示,驗船中心因熟稔我國環境條件、深厚海事船舶背景等優勢,做為產業與政府溝通的橋樑,專業程度深獲各界肯定,未來也將持續深耕船舶檢驗、離岸風電驗證乃至新能源技術發展,持續為我國產業提供優質的服務。

國際海事組織MSC 106圓滿落幕,海上自主船舶(MASS)章程初步架構已完成

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舉辦之海事安全委員會第106屆實體及線上混合會議(MSC 106)已於倫敦時間11月11日閉幕。

本次會議仍然強調推動「2012年開普敦協定」生效的重要性,並請各會員重視2019年「托雷莫利諾斯宣言」所設定的目標,期許對漁船訂定更安全、更透明的標準,以保障漁民的安全。

驗船中心表示,有關海上自主船舶(MASS),釐清「船長」、「船員」或「負責人」一詞之含義是其中高度優先討論事項,本次MSC已制定關於海上自主船舶(MASS)章程的初步架構,並期許在2025年可完成非強制性章程內容以供各國、航商或相關單位參考。

而因應防止船舶造成空氣污染,就使用低硫燃油也有熱烈討論,主要探討除閃點以外的安全參數議題,例如是否應建立燃油供應商的許可證制度。

有關海上保全,有鑑於印度洋海域海盜和武裝搶劫的威脅事件已有下降趨勢,本次會議討論將印度洋海域從高風險區域移除,但仍提醒大家對於船舶保全不要鬆懈。

在人道安全上,因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特別行動,IMO制定在武裝衝突的背景下, 對於搜索和救援義務的船舶,應保證其安全原則的決議案草案。
另外,海上難民的議題也在本次會議成立工作組討論:近期有些國家排斥接納難民,導致部分人命的喪失;因此本次會議草擬一份建議合作的決議案,以確保海上遇險人員的救援,並且讓倖存者可以安全地下船等政策。

會議的其他議題還包含:遠距識別與追蹤系統(LRIT)後續如何應用、船用電梯的安全性(包含設計、安裝及維護之建議性導則)、船上絞機及起重設備要求、救生艇釋放裝置、特定船舶安裝電子傾角儀、進入封閉空間及船員登離船的安全措施精進、含有石綿墊片的處理及GMDSS系統討論等。

以上是本屆會議討論除公約修正案以外的重要議題摘要,海事方面討論的議題眾多,其中許多都與航商息息相關,驗船中心將持續追蹤本次會議的最終文件,分別摘要於驗船中心的技術通報,歡迎各位讀者Subscription

海上自主船舶(MASS)
印度洋將從高風險區域移出

國際海事組織MSC 106會議本日開幕,各界聚焦離岸風電人員運輸船舶發展

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將於11月2日至11日進行海事安全委員會第106屆實體會議(MSC 106)。

本次的議題,延續前次MSC 105會議項目,有救生艇通風、錨繫泊設備、海上自主船舶、船舶遠端檢驗、相關公約及章程的修訂等。其中最被各界關切的是SOLAS針對離岸風電人員運輸船舶增加第XV章。

驗船中心(CR)表示,海上人命安全國際公約(SOLAS)是船舶安全的寶典,包含船舶穩度、消防、救生、無線電等規定。現行船上人員分為船員(crew)和乘客(passenger)兩類,隨著離岸產業發展,近年來在海上工作的人增加,他們既非負責船舶營運的船員,也非船上乘客,對於這些長時間在海上工作的專家,IMO也賦予了新的分類名稱:工業人員(Industrial personnel , IP)。

工業人員是指為進行海上工業活動,須透過船舶運輸或住在船上的人,其非船員亦非乘客。而海上工作活動是指對勘探、再生能源或類似活動之相關海上設施進行的建造、維護、操作等的行為,如台灣西部海域風場,搭乘交通船到風場工作或住在附近補給船的人員,皆視為工業人員。

CR表示SOLAS新增的第XV章為「載運工業人員船舶之安全措施」,另亦搭配新增「國際載運工業人員船舶安全章程(IP CODE)」,用以作為SOLAS第XV章的技術指導文件。內容囊括載運工業人員船舶的安全指標,計有艙區劃分、穩度、機電設備、火災安全、救生設備、及工業人員的額外要求及運輸等。將提供離岸作業船舶更明確的安全措施。我國交通部已提前掌握相關內容,邀集CR等單位研議工業人員規定,以最快速度與國際接軌並符合業界需求。

目前政府推動離岸風電,打造台灣成為亞洲離岸風電技術產業聚落,其中往來陸地與風場間進行建置及維護的人力正是需要專業的工業人員,載運IP船舶之安全性尤為重要,CR用心把關,使船舶及人員都在適航無虞的情況下,安心工作。

最新版本SOLAS及CR離岸風電驗證

Technical Circular No.123

本期焦點:

(一) 現成船能源效率指數(EEXI)計算方法,新增參考船速(Vref)之取得方式
(二) 碳強度指標(CII)新增折減之臨時準則(G5)
(三) 盧森堡以及聖多美普林西比簽署船舶資源回收國際公約! 簽約國總噸位已占世界商船總噸位29.32%
(四) 前往澳洲的船舶注意了! 澳洲港口國管制(PSC)將加強對船上設備保養檢查

本期目錄:


壹、 MEPC第78次會議決議案

(一) 現成船能源效率指數(EEXI)計算方法,新增參考船速可依據「營運中性能測量之方法、程序及驗證指南(MEPC.1/Circ.901)」取得
(二) 修正碳強度指標(CII)達成值之計算公式,針對使用額外電力設備(如冷藏/冷凍櫃)、貨油加熱設備以及航行冰區等情況訂定航程扣除及燃油折減
(三) 因應2023年將生效之環丁烴管制要求,修正防污系統檢驗發證及取樣分析相關準則
(四) 本次決議案:MEPC.343(78)、MEPC.344(78)、MEPC.345(78)、MEPC.346(78)、MEPC.347(78)、MEPC.348(78)、MEPC.349(78)、MEPC.350(78)、MEPC.351(78)、MEPC.352(78)、MEPC.353(78)、MEPC.354(78)、MEPC.355(78)、MEPC.356(78)、MEPC.357(78)、MEPC.358(78)

貳、 中華民國重要通告

(一) 國際海事組織所屬海事安全委員會(MSC)第102次會議採用之決議及通告案
(二) 訂定「中華民國國際海事組織準法律文件履行章程推動小組設置要點」
(三) 修正「非本國籍工作船申請停泊國際商港以外之其他港灣口岸作業要點」第7點規定(非本國籍離岸風電船舶提交本國籍船員培訓計畫並通過審查者,可不受非本國籍船舶本國籍船員比例至少1/3之限制)

參、 巴拿馬重要通告

(一) 規定船上要備有足夠數量的練習用浸水衣,並要求10年以上密封包裝浸水衣每年都要由服務供應商進行檢驗
(二) 新增無人無推進動力駁船(UNSP)豁免油污染、污水污染及空氣污染檢驗發證之申請程序
(三) 除所有常規證書費用外,對於技術性證書之核發新增USD 50之審查處理費用
(四) 本次通告:MMC-144、MMC-156、MMC-162、MMC-219、MMC-245、MMC-258

肆、 貝里斯重要通告

(一) 授權認可組織(RO)執行船舶能源效率管理計畫第III部分符合確認書之驗證核發業務
(二) 授權認可組織(RO)執行無人無推進動力駁船(UNSP)豁免油污染、污水污染以及空氣污染之檢驗發證業務
(三) 本次通告:MMN-22-004、MMN-22-005

伍、 船舶資源回收國際公約近況
盧森堡以及聖多美普林西比簽署船舶資源回收國際公約,截至目前共計有19國完成簽署,占商船總噸位29.32%,尚未跨過生效門檻(未達商船總噸位40%之門檻)

陸、 澳洲通告
澳洲海事局(AMSA)於港口國管制(PSC)中加強對主機以及發電機系統保養計畫之相關檢查

柒、 CR服務資訊
PSCO登輪檢驗需要協助嗎?歡迎船長或輪機長或工程師於PSCO登輪時加入CR PSC應急群組資訊,獲得即時技術協助

Download

增進實務稽核技巧 驗船中心(CR)舉辦ISM CODE講座

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於111年10月20日舉辦國際安全管理章程(ISM CODE)內部稽查訓練課程,由品管處傅定傑處長及吳順銘資深驗船師主講,其中針對ISM CODE條款、公司/船舶評鑑種類及流程、ISM評鑑作業執行、內部稽查之紀錄檢查及現場巡查、實務經驗案例等要點進行詳細說明。

課程內容亦包含船公司如何針對船舶操作、維修保養及船員管理進行稽核,而船上部分則著重於與船員晤談之技巧,進而確認船長、輪機長、船副、管輪等管理階層對於救生、滅火等重要安全設備的實務保養及操船相關知識是否熟稔。

本次課程計有陽明、德翔、台塑等十餘間航運公司報名參加,除可使學員更加明瞭安全管理評鑑流程及作業,驗船中心亦結合自身多年檢驗實務經驗,提供學員知識面及實務面知識,參加學員獲益良多,與講師互動熱絡、反應熱烈。應業界需求,該課程亦將於明年度5月份及10月份各舉辦一場次,屆時歡迎航運同業踴躍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