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船中心(CR)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攜手進行離岸風力機支撐結構碰撞分析研究暨人才培育計畫

驗船中心CR Classification Society(以下簡稱CR)於今年首度偕同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北科大),針對臺灣離岸風場中發生船隻與風機支撐結構體碰撞後其局部結構的安全性評估進行研究計畫。

離岸風場於進行商轉之後,將有大量的船舶運行於風場間進行監測、維護等作業,若不慎發生船隻與風機支撐結構體之碰撞,將如何針對碰撞位置、凹陷之情況進行評估,為本計畫之研究重點,計畫除了評估技術、評估工具及程序書等文件資料之產出之外,亦配合北科大自身之校內資源,進行離岸風電相關人才的培育,計畫共舉行三場技術討論會及成果發表會,藉由CR與北科大首次計畫合作,使不同專業領域(如土木工程、船舶工程及氣候等)之專家與學者一同與在校學生進行多場交流。

隨著我國綠能政策落實,風電建置容量及產值逐年躍昇中,彰濱外海之風場分布相對密集,未來發生船隻與風機支撐結構體碰撞意外後之因應策略相對重要。本次合作成果將累積CR對於風機結構體碰撞分析之評估能量,進一步提升臺灣離岸風場安全。此外,風電市場對於具專業能量之人才需求亦逐年增加,藉由本次CR與北科大之研究暨人才培育計畫將為本土風電市場注入新血,帶動產業的發展。

(合作研究成果)
(技術討論會之交流照片)

海上船舶安全把關!驗船師考照不簡單!

船舶對我國民眾來說,是個熟悉卻又陌生的交通工具,熟悉的是,台灣四面環海,只要到海邊,都有機會能看到船隻,陌生的是除非有特殊考量,否則很少有機會能搭乘,其實船舶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全世界的貨物有90%以上都是靠船舶在運輸,我們的食衣住行都與船舶密不可分,而要使一艘船舶能順利於海上航行,除了在船上工作的船員外,另外還有一群人,他們像是船舶的醫生,必須忍受高溫、高熱,還要在狹窄的船艙空間中爬上爬下,替船舶做各項檢查,他們的職業是「驗船師」。

船舶在海上航行時,會遇到許多安全上的風險並可能造成空氣以及海洋環境污染的問題,要想在問題發生以前避免這些危機,就必須仰賴驗船師日積月累的經驗與專業。然而,培育一名專業驗船師並不容易,除了須是造船、輪機工程等相關科系畢業,還得累積實際船舶檢驗工作三年以上,或擔任船舶船體、輪機、電機等之修造實際工作五年以上,才具備資格報考驗船師國家考試,進而取得驗船師執照,成為合格的驗船師。

驗船中心(CR)成立於民國40年,為非營利事業機構,接受交通部委託,聘僱驗船師考試及格人員,執行國輪驗船工作。驗船中心(CR)表示,驗船師的工作就像是替船舶體檢,除了舊船要定期檢驗、塢修,也要參與新船檢驗工作。工作內容不是只坐在辦公室看文件,也要頂著大熱天,在船艙爬上爬下執行工作,除了船舶相關專業,驗船師要熟知國際公約、政府法規。今年就有兩位畢業於海洋大學造船系的助理驗船師陳東慶及白芮聞通過中華民國高等驗船師考試取得驗船師執照。他們在擔任助理驗船師期間,不斷地進修造船、輪機以及電機的專業知識、參與驗船中心安排的相關訓練。除此之外,也被派往國內、外造船廠執行新船的檢驗工作,增加自身新船檢驗的經驗,了解國外造船廠的造船流程、品質及產業文化,更重要的是可培養獨立完成檢驗工作及協助船東或船廠解決問題的溝通協調能力。經過一連串的實務訓練、通過層層關卡,累積經驗及充實專業知識後,順利考取中華民國高等驗船師執照。

驗船中心指出,雖然取得中華民國高等驗船師執照非常不易,考試內容廣泛包含船體檢驗、輪機檢驗、造船原理、輪機工程、專業英文、船用電學等六科目,但對於加入驗船中心的新血,只要跟著驗船中心訓練的進步,配合日常的工作任務執行,將大大增加考取執照的機會。

驗船中心強調,新人進到驗船中心,擔任助理驗船師,起薪約新台幣4萬元,最快工作3年,便有同仁考上驗船師執照,每月會增加6000元的津貼,除基本月薪之外,視業務營運狀況,也會有獎金。未來希望有更多年輕人投入專業驗船師的工作行業,一同為增進船舶及海上人命安全以及防止船舶對海洋造成污染盡一份心力。

秉持著守護船舶與船員安全的懸念,驗船師無懼充滿污泥的艙間
盡忠職守的驗船師具備過人的體力,務必檢驗到船舶的每一個角落
救生艇的釋放測試,是為了確保緊急情況下能保護更多的生命,驗船師全程監督與見證
現任總驗船師鄭志文年輕時經中心培訓順利考取驗船師執照,至今日已經是驗船中心的管理代表

驗船中心(CR)與國研院國震中心攜手探討台灣風場特殊地質情境

(上圖為自升式平台船於工作中受土壤液化危害風險時之評估程序)

驗船中心CR Classification Society(以下簡稱CR)於今年偕同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國研院國震中心),針對台灣離岸風場軟弱土壤於震後之場址承載能力進行技術能量建置。

隨著我國綠能政策落實,台灣離岸風場開發正如火如荼進行中,考量國內離岸風場開發位置多佇於地震頻繁的環太平洋火山帶,且風場分布最密集之彰濱外海,更需面臨海底土層相對鬆軟之考驗,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積極媒合國內技術單位,CR本次以長年的海上驗證技術為基礎,與國研院國震中心進行技術交流,進行支撐結構震後分析以及自升式船舶於軟弱土層上危害分析,使CR於離岸風電的驗證能量成功地從水上延伸至水下土壤,此研究成果展現我國技術單位在離岸風電產業上獨特於外商的技術實力,提升我國金融保險界的投資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標檢局的指導下,CR與其他團隊成員正一同建置本土離岸風電技術規則,本次CR與國研院國震中心的研究成果將有助於使未來技術規則之內容更符合台灣特殊地質之情境。隨著經濟部能源局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的規劃公布,預測在2025年後風電開發潮將持續延燒。屆時伴隨著技術規則之發佈落實,將大大提升國內外開發商、供應商及金融保險業者的投資信心,進一步帶動投資意願加速產業活絡。

第111期技術通報

壹、 摘要2021年生效之國際公約修正案及因應事項

(一) 防止船舶污染國際公約(MARPOL)附錄II修正案
(二) 國際載運散裝化學危險品船舶構造與設備章程(IBC Code)修正案
(三) 載運散裝危險品船舶構造與設備章程(BCH Code)修正案
(四) 加強檢驗方案章程(ESP Code)修正案
(五) 國際海事固體散裝貨物章程(IMSBC Code)修正案
(六) 全球海上遇險及安全系統(GMDSS)中使用的船舶地面站性能標準
(七) 安全管理系統內的海上網路風險管理
貳、 中華民國重要通告

(一) 修正「交通部航港局船舶法裁罰基準表」附表
(二)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北韓制裁委員會受制裁船隻清單及航港局配合聯合國北韓制裁決議關注船舶清單公告
參、 巴拿馬重要通告

(一) MMN-14/2020: Routing Measures other than Traffic Separation Schemes
(二) MMN-15/2020: Australian Maritime Safety Authority (AMSA) Focused Inspection Campaign Proper Stowage and Securing of Cargo Containers
(三) MMN-16/2020: Repatriation Modalities Due COVID-19
(四) MMN-17/2020: Concentrated Inspection Campaing on ISPS Code
(五) MMN-18/2020: USCG Ballast Water Management New Reporting Form

(六) MMC-193: Optional and Voluntary System for Electronic Books or Electronic Record Books on Board Panamanian Flagged Vessels
(七) MMC-200: Revision of the IBC/BCH Code and MARPOL 73/78 Annex II
(八) MMC-245: Authorized Private Maritime Security Companies (PMSC) Transiting High Risk Areas (Online Application)
(九) MMC-258: Authorized Service Providers for Maintenance, Thorough Examination, Operational Testing, Overhaul and Repair of Lifeboats and Rescue Boats, Launching Appliances and Release Gear
(十) MMC-355: Use of Electronic Certificates Onboard
肆、 澳洲通告
Marine Notice 09/2020通告摘要
伍、 歐盟(EU)1257/2013船舶回收法規提醒
摘要歐盟(EU)1257/2013船舶回收法規之因應措施
陸、 CR服務資訊

(一) CR最新準則
(二) CR PSC應急群組資訊

Download

驗船中心(CR)與CIP攜手推廣離岸風電

以鮮豔色彩為基調,結合丹麥元素設計,使與會者彷彿置身哥本哈根

WindTAIWAN離岸風電於10月24日在松山文創園區文創廣場舉辦「台灣離岸風電博覽會(Wind Taiwan Day)」,響應綠色生活與永續環境,長期於離岸風電產業耕耘的驗船中心CR Classification Society (以下簡稱CR) 偕同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openhagen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以下簡稱CIP) 參與本次活動。

為使現場參與者可更輕鬆了解離岸風電,本次CR與CIP以親子互動為主軸,藉由「追風小學堂」及「風狂來搶答」互動遊戲來傳遞離岸風電的知識與內涵,並透過撈魚玩具的遊戲傳達漁電共生、環境共存共榮的理念。

CR及CIP共同推廣離岸風電,配合輕鬆的活動吸引民眾參與

CIP所開發之彰芳暨西島離岸風場位於彰化外海,預計於2022年起陸續併網供電,CR憑藉長年的船舶檢驗經驗,自2012年起跨足離岸風電產業,並自CIP在台成立以來持續協助其提升船舶營運安全。CR近年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BSMI)的指導下,逐步累積第三方的技術驗證實力,並於今年7月結盟倫敦海事顧問公司(London Offshore Consultants),共同簽訂彰芳西島離岸風場的海事保證鑑定承攬合約,將把關台灣風場開發的施工安全。

離岸風電的發展可減少碳排並增加能源自主及多元性,且離岸風電產業所涉及產業鏈龐大,推展離岸風電將更進一步改造台灣的產業結構,重新奠定台灣在亞太市場中的關鍵定位,CR作為第三方驗證國家隊重要成員之一,致力提供專案驗證、技術盡職調查及海事保證鑑定的服務,以協助政府落實離岸風場開發、建造與營運的安全與品質。

傑出! CR獲台灣防蝕工程研討會論文佳作獎

驗船中心(CR)與台灣大學工程科學與海洋工程學系李岳聯教授之研發團隊於「109年度防蝕工程年會暨論文發表會」發表研究論文「腐蝕鋼板機械性質衰減模型研究 – 以實船及加速腐蝕鋼板分析」,該篇論文經學術委員會選拔脫穎而出,獲得論文佳作獎殊榮。

驗船中心表示,船舶長期於大洋中航行,暴露於高濕度及高鹽份環境,再加上若裝載腐蝕性貨物,雖有油漆塗裝作為保護層,但內外鋼材腐蝕狀況仍經常可見。依船舶狀況不同,極可能出現鋼板尚未到換板年限,卻因腐蝕而達使用極限,影響船舶結構進而對航行安全造成威脅。

驗船中心指出,此次與我國頂尖學術機構合作,歷時兩年於數艘實船進行採樣及實驗室物性試驗與分析,得知鋼鐵機械性質如何隨時間衰減,進而可提供船東及早安排預防性措施,也可作為驗船師檢驗船舶之參考依據。

驗船中心強調,未來將持續投入自有技術的研發並透過學術研討會及論文發表,將研究成果結合實務經驗與業界分享,為我國航運產業貢獻一份心力。

驗船中心(CR)搭橋金融保險業者協助參訪風電產業

本次活動參與單位包含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國家發展委員會、中國輸出入銀行、中國信託銀行、台北富邦銀行、玉山銀行、永豐銀行、國泰產險、新光產險與富邦產險。

驗船中心CR Classification Society(以下簡稱CR)於9月28日舉辦離岸風電產業參訪活動,行程包含拜訪主責港口基礎設施的臺灣港務公司與風場參與人員安全培訓的風能訓練中心,另外,風力機組件儲放、施工船舶登船、陸域風場等等現場解析導覽,均使國內金融保險業者更加掌握我國離岸風電產業各面向的發展現況。

本次活動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以下簡稱標檢局)的指導下,偕同臺灣港務公司、達德能源及東方風能合辦,臺灣港務公司新創事業處唐伯芬資深處長表示「港務公司陸續在臺中港、臺北港新(整)建碼頭及規劃相關專業區,做為製造、儲存、組裝及運輸離岸風電機組及其設備的基地,本次藉由實地參訪臺中港風電母港,帶領金融保險業者觀摩碼頭建置現況,同步了解風機組件的備品管理情形,也目睹港口對於離岸風電產業發展基地已有完整規劃。未來港務公司將持續配合我國綠能政策,於各港推動風電產業招商工作,並提供風場建設及維護期間所需要的運輸、維護及人才培訓相關服務。」

臺中港因地理位置理想、港口條件優越,經行政院核定為風電作業母港,自三井outlet的摩天輪俯瞰臺中港,除風電產業作業的重件碼頭已有風場使用之外,工業專業區(Ⅱ)也有永冠、天力、台欣世紀風電、西門子歌美颯等公司進駐,風電零組件的製造及組裝蓄勢待發,而海運與風電人才培訓基地毗鄰,有效利用港區資源,提前部署風場開發所需的後勤支援。 風電建置容量及產值逐年增加,未來風場完工商轉後運維需求也隨之浮現;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黃志文組長表示「為協助國內金融保險業者釐清相關風險,本局已籌組核心團隊及建置專案驗證、盡職調查能量,並透過推行離岸風電專案驗證審查制度,對風場的場址調查、設計、製造至海事工程的執行情況予以審查,確保風場安全,協助降低風險。

主導本次活動的驗船中心為第三方檢測驗證中心的重要團隊,總驗船師鄭志文提及「CR自2012年起跨足離岸風電產業,積極與國內外驗證及技術單位合作,近年在標檢局的指導下,逐步累積第三方技術實力,今年7月亦取得國際標準ISO/IEC 17065認證,目的即是在為離岸風場投資業者進行更全面的把關,CR希望透過本次搭橋活動,引導金融保險業者深入了解風電市場,藉以提升金融保險業者的投資信心。」

CR近年持續累積實力,已取得ISO/IEC 17065認證。

第110期技術通報

壹、 IMO針對COVID-19之因應資訊

(一) 船旗國展延證書有效期限超過3個月之技術及執行指導原則
(二) IMO 2020-2021年會議時程調整
貳、 中華民國重要通告

(一) 修正「指定船舶運送業經營特定航線客貨運送補償及監督辦法」第三條之一、第四條
(二) 訂定「交通部航港局高速船申請航行許可證書試航作業程序」
(三) 訂定「船舶無線電臺設置使用管理辦法」
(四)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北韓制裁委員會受制裁船隻清單及航港局配合聯合國北韓制裁決議關注船舶清單公告
參、 巴拿馬重要通告

(一) MMN-03/2020:Coronavirus and Seafarers Employment Agreement and Certificates
(二) MMN-11/2020:Ship Sanitation Control Exemption Certificate / Ship Sanitation Control Certificate, 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2005, (IHR)
(三) MMN-12/2020:Gulf of Mexico – Bay of Campeche – Tabasco Republic of Mexico
(四) MMN-13/2020:Marine Safety Alert

(五) MMC-302: Maritime Labour Convention, 2006, Amended (MLC). Exemption Certificate and Dispensation Letter. Title 3, Regulation 3.1, Standard A3.1 and Part B of the Code, Regarding Accommodation and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六) MMC-354: Guidelines on Maritime Cyber Risk Management
(七) MMC-382: Panama Policy on Remote Surveys and Remote Inspection Techniques
(八) MMC-383: List of Recognized Organizations Whose Rules Have Been Confirmed as Conforming to the GBS
(九) MMC-384: Guidelines for Appeals Process Against Port State Control Deficiencies / Detentions
(十) MMC-386: Inventory of Hazardous Materials (IHM) for Ships Calling at EU Ports
肆、 澳洲通告

(一) Marine Notice 04 / 2020通告摘要
(二) Marine Notice 05 / 2020通告摘要
伍、 美國壓艙水規定
壓艙水管理報告格式修正通告
陸、 CR服務資訊

(一) CR最新準則及規範
(二) CR獲得巴拿馬海事局授權簽發電子證書
(三) CR PSC應急群組資訊

驗船中心(CR)劉英如執行長受【離岸風電雜誌WindTaiwan】專訪

驗船中心(CR)劉英如執行長受【離岸風電雜誌WindTaiwan】專訪,分享驗船中心從船級檢驗跨足離岸風電領域的心路歷程,劉英如執行長表示:「全世界做專案驗證的機構,都是驗船機構首先開始,因為檢驗國際航線船隻,每天都得面臨國際各港口的驗證,可謂跨領域幅度最廣、資訊也最快。而目前國內最好的專案驗證機構就是中國驗船中心(CR Classification Society)!」。

自2012年驗船中心投入離岸風電產業開始,即分階段逐步建立臺灣離岸風場第三方驗證能力,期間受經濟部標檢局青睞受邀加入國家驗證團隊,至今業務已成熟,更於今(2020)年1月9日成立再生能源處(為中心一級單位),八年來所遇到的挑戰以及心得,都將在本次的專訪當中與各位分享,專訪內文詳情,請至離岸風電雜誌WindTaiwan官網檢視:https://windtaiwan.com/ArticleView.aspx?ID=ATG0579

本土離岸風場驗證能量成熟! 驗船中心(CR)榮獲ISO/IEC 17065認證

驗船中心CR CLASSIFICATION SOCIETY(以下簡稱CR)今日宣布獲得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以下簡稱TAF)之ISO/IEC 17065產品驗證機構認證,使CR成為國內通過國際標準認證,具備離岸風場專案驗證資格之本土驗證機構,將使離岸風場投資單位,可以更安心的委託本土單位進行驗證工作。

ISO/IEC 17065國際標準係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與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所發表的產品驗證機構標準,目前國際間離岸風電驗證單位皆具備ISO/IEC 17065認證資格,CR自2012年起投入離岸風電產業,配合政府逐步建置綠能產品標準之檢測驗證能量,在早期即派員遠赴歐洲進行技術訓練,回國後深刻的認知到歐洲與台灣環境有異,著手針對台灣獨有的颱風地震議題進行驗證技術研究,目的以國際標準做自我要求,建置符合台灣在地環境需求的驗證技術。

為打入台灣離岸風電產業供應鏈,讓台灣實現實質的能源自主,CR自2019年底起比照國際驗證單位進行ISO/IEC 17065離岸風場專案驗證申請TAF之認證,終在今年度7月捎來好消息正式通過TAF審核並獲頒證書,驗船中心謝謂君董事長表示:「CR在1年內以高效率的水準取得TAF的認證證書,是綜整了過去長達8年的扎實累積而得到的成果,藉由內部驗證技術與系統通過ISO/IEC 17065國際標準,使CR與國際驗證單位可以零隔閡的進行合作,提高離岸風場開發安全性,守護台灣海洋環境資源,在2025年後還有10GW的裝置容量待開發,CR將成為開發商在離岸風場驗證需求上的在地首選單位,也提供給國內風電產業鏈最本土化的合作選擇。」

CR在離岸風電產業上採多元化服務,除了傳統的船舶檢驗服務外,亦可以提供業者技術盡職調查(TDD)以及海事保證鑑定(MWS)服務,可分別為業者風場投資開發案進行技術上的風險分析,或是海上現場施工的監督,鎖定金融業者、產險業者、開發商、施工廠商各單位,打造全方位的離岸風電驗證服務。

近年台灣離岸風電發展快速,海上開發安全成為下一個考驗離岸風電產業的重點要素,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在2019年9月23日公布「離岸風力發電案場專案驗證審查示範輔導作業要點」,實施第一階段離岸風場專案驗證管理,並預定於今(2020)年底前導入第二階段管理規劃,包含製造及運輸安裝階段將要求須經第三方專案驗證,新冠肺炎的疫情,也讓離岸風電開發商更加注重本土支援能量,CR於此時通過國際標準的認證,將提供開發商最合適的在地化合作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