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Circular No.137
本期焦點
(一) 2026年7月1日起,允許液化氣體運輸船使用載運有毒貨物(如氨)作為替代燃料
(二) 「海上自主水面船舶章程」IMO工作時程再度延後,規劃於2026年完成非強制性章程
(三) IMO更新壓艙水紀錄保存及報告指南,新增船舶遇挑戰性水質的填寫範例
(四) 歐盟FuelEU Maritime法案將於2025年1月1日生效,CR提醒相關應注意事項
本期目錄:
壹、 MSC第109次會議重點
(一) 2026年7月1日起,有條件允許液化氣體運輸船使用載運有毒貨物(如氨)作為替代燃料
(二) 「海上自主水面船舶章程」IMO工作時程再度延後,規劃於2026年完成非強制性章程
(三) 「使用氨作為替代燃料的船舶安全臨時準則」已獲批准,為氨燃料船舶提供安全指導
貳、 IMO相關通告
(一) 有關新版燃料消耗數據收集(DCS)格式的實施時程,IMO提供進一步說明
(二) 修訂有關水下輻射噪音(URN)之準則,提供URN管理規劃參考流程圖,以協助船舶降噪
(三) 更新壓艙水紀錄保存及報告指南,新增船舶遇挑戰性水質的填寫範例
(四) 本次通告:MEPC.1/Circ.906/Rev.1、MEPC.1/Circ.913、BWM.2/Circ.80/Rev.1
參、 中華民國重要通告
(一) 修正「漁船船員管理規則」部分條文
(二) 中華民國配合MSC.1/Circ.1676通告,延後無線電通信設備VHF、MF、MF/HF及Inmarsat-C適用性能標準期程
(三) 採用IMO所屬海事安全委員會(MSC)所採納之「國際海事固體散裝貨物章程(IMSBC Code)」修正案
肆、 巴拿馬重要通告
(一) 巴拿馬籍船上若發生職業事故和傷害,須向巴拿馬商船總局報告
(二) 若巴拿馬籍船會遇到挑戰性水質或暫時使用壓載水艙儲存經處理之污水和/或灰水,建議將相關資訊納入壓艙水管理計畫並提交給巴拿馬
(三) 本次通告:MMC-202、MMC-274、MMC-345
伍、 東京備忘錄第35屆會議資訊
(一) 東京備忘錄(Tokyo MOU) 2025及2026年度重點檢查活動(CIC)主題,分別為「壓艙水管理」及「貨物繫固」
陸、 歐盟FuelEU Maritime法案更新資訊
(一) 經歐盟RED II認證的生質燃料,可使用認證之數值進行FuelEU Maritime計算
(二) 對於船舶航行於歐洲經濟區(EEA)港口和非EEA港口之間且使用生質混合燃料之情況,歐盟進一步提供溫室氣體強度計算範例供航運界參考
柒、 CR服務資訊
(一) CR發布MSC109會議快報,摘要會議重點內容,歡迎航運先進參閱!
(二) CR發布最新修訂版「服務供應商認可準則」,歡迎業界參考、採用!
(三) 歡迎加入CR Line官方帳號和Facebook粉絲專頁,即時取得最新消息!
(四) PSCO登輪檢驗需要協助嗎?歡迎船長或輪機長或工程師於PSCO登輪時加入CR PSC應急群組,獲得即時技術協助!
CR掌握國際海事組織MSC 109會議結論-海上自主水面船舶章程完稿時程再推遲1年!
國際海事組織(IMO)海事安全委員會第109屆會議(MSC 109)已於12月6日圓滿結束。驗船中心(CR)指出,本次會議除採納國際船舶載運散裝液化氣體構造與設備章程(IGC Code)修正案以及國際船舶使用氣體或其他低閃點燃料安全章程(IGF Code)修正案外,亦深入討論海上自主水面船舶(MASS)議題。
CR表示,針對海上自主水面船舶章程(MASS Code)內容的制定,由於討論收斂進度不達預期,本次決議再度推遲完稿時程,預定延後至2026年5月的MSC 111會議才完成非強制性的MASS Code,最新制定MASS Code工作路線圖如圖1所示。
CR補充,為達成IMO的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預期將有更多船舶採用零或近零溫室氣體排放的技術、燃料和/或能源。因此,本次會議持續審議制定替代燃料安全監管框架的發展報告,預計於MSC 110會議完成,並更新制定船舶使用替代燃料規定之工作計畫(如圖2所示)。此外,鑒於海事網路保全的重要性,本次會議同意後續將研議建置包含船舶以及港口設施的統一性國際海事網路保全標準。
為協助我國航運各界即時了解國際海事安全的最新動態,CR已發布會議結論快報,摘要MSC 109會議重點內容,歡迎各航運先進參閱。

附圖1: 制定海上自主水面船舶章程(MASS Code)之工作路線圖

附圖2: 制定船舶使用替代燃料規定之工作計畫
CR與TÜV SÜD為SOIC德塔浮臺共同授證,助力我國深水域風電發展

伴隨離岸風電3-2期五間開發者全數送件簽約及歐盟風電國產化爭議落幕後,臺灣深水域、更豐沛風資源區域的開發與推動將加速我國綠色能源轉型與自主的實現,驗船中心(CR)與TÜV SÜD臺灣共同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SOIC)自主研發的15MW半潛式浮式風電平台「德塔浮臺(Delta Float)」舉行授證儀式,此浮臺因應離岸風力機大型化進行參數調整,亦考量台灣當地特殊海洋環境條件,如極端風速、長浪等特殊環境條件,為我國離岸風電發展的另一重要里程碑。
船舶中心董事長邱逢琛表示:「促進海洋產業研發一直是船舶中心的首要任務,自2013年以來,我們便積極投入浮式平台與繫錨系統等技術研究與開發,於2021年起針對適合我國發展的12 MW半潛式浮式平台進行從環境條件、結構、穩度、運動等多面向進行初步設計,本次15 MW德塔浮臺更進一步針對浮式平台大型化、艤裝管路與風力機影響等進行設計參數釐清,取得CR與TÜV SÜD的聯合認可。說明國內自主開發浮式平台不僅適合我國環境條件外,更符合歐洲過往離岸風電設計經驗。」
驗船中心董事長謝謂君表示:「驗船中心具備七十二年船舶檢驗及超過十年的離岸風場驗證實務經驗,此次與德國驗證機構TÜV SÜD合作,針對SOIC浮式平台的各項創新設計參數逐一進行包含IEC、IMO等相關法令與技術細節討論,並提出有助於客戶後續設計之具體建議。此次三方合作過程更加理解,浮式平台後續細部設計時,仍需針對如長週期海象對平台系統運動響應、複雜海況下動態電纜性能評估及運維淘刷對錨錠系統的穩定度等關鍵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眾多學者、浮式風電開發商及供應鏈廠商出席本次授證儀式,對德塔浮臺在臺灣特殊海洋環境下所展現的優異適應性與技術創新表示高度關注,顯示了產學研界對浮式風電的共識與支持。SOIC、CR、TÜV SÜD三方以及眾多產業夥伴的密切合作,象徵台灣浮式風電技術邁向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亦展現我國產業發展綠色能源的決心與實力。
CR提前解讀國際海事組織MSC 109會議重點!
國際海事組織(IMO)將於12月2日至12月6日在英國倫敦召開海事安全委員會(MSC)第109屆會議(MSC 109)。為協助航運界因應最新規定,驗船中心(CR)預先整理本次會議重點。
在船舶溫室氣體減排議題中,氨氣被視為一種具潛力的替代燃料。因此,本次會議預計採納國際船舶載運散裝液化氣體構造與設備章程(IGC Code)修正案,允許在特定條件下,可使用有毒貨品(如氨)作為燃料。這意味著,液化氣體運輸船可將其載運的氨貨物作為替代燃料使用(如圖1所示),該修正案預計2026年7月1日生效。
此外,為提升使用液化天然氣(LNG)作為燃料的船舶安全,本次亦預計採納國際船舶使用氣體或其他低閃點燃料安全章程(IGF Code)修正案,針對燃料艙洩壓管路及消防安全等規定進行調整,以強化2028年1月1日以後建造的LNG動力船舶的安全標準。
並且,考慮到未來將有更多船舶採用零或近零溫室氣體排放的技術、燃料和/或能源,例如生質燃料、風力推進、鋰離子電池等。因此,IMO計畫將持續制定船舶安全使用新的技術和替代燃料的安全監管框架,以推動淨零排放目標的實現。
CR補充,本次會議亦將討論兩個重要議題:一是強化海事網路安全,以防範日益增加的網路威脅和風險;二是研議海上自主水面船舶章程(MASS Code)草案,包含航行安全、防火、探火及滅火、搜救及緊急應變等面向。依據MASS Code工作路線圖(如圖2所示),如各項內容成功達成共識,非強制性MASS Code將於明年5月的MSC 110會議獲得採納,並預訂於2032年1月1日轉為強制性章程。
為協助我國航運界即時了解國際海事研議各項會議所採納公約新規定及其最新動態消息,CR將於會議閉幕隔日(12月7日)發布MSC 109會議重點快報,歡迎產業先進至CR官網Subscription或加入CR 官方LINE帳號 (ID:@crclass)。

附圖1:比利時航商EXMAR將於2026年推出以氨貨物為燃料的遠洋中型氨氣運輸船(圖片來源:https://www.offshore-energy.biz/two-more-exmar-lpg-gas-carriers-to-feature-wartsila-ammonia-fsss/)

附圖2:制定海上自主水面船舶章程MASS-Code之工作路線圖
CR技術研討會圓滿落幕 特邀澳洲海事局主講,剖析MEPC 82會議重點
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 Classification Society,以下簡稱CR)於113年11月19日假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舉辦技術研討會,會議由CR總驗船師黃建樺博士主持。本次研討會主題豐富多元,最大亮點為來自澳洲海事局 (AMSA) 港口國管制 (PSC) 檢查主管 Mr. Bruce Whitby 的專題演講,分享「Port State Control in Australia」的最新動向與實務經驗。此外,CR還精心安排了航運界熱門議題的討論,包括「本國籍船舶國際公約電子證書試行計畫之說明」、「MEPC 82:IMO 溫室氣體減排措施的最新發展」以及「PSC 實務檢驗與案例缺失探討」等主題進行分享。研討會現場超過百餘位航運界專業人士共襄盛舉,現場互動熱絡。
研討會的首場主題,由澳洲海事局港口國管制(PSC)檢查主管 Mr. Bruce Whitby 進行專題簡報,深入解析澳洲PSC檢查的重點與近年來各項指標趨勢。Mr. Whitby 不僅分享了實務中的核心檢查項目,還以實際案例進行討論,詳細說明了航運公司需特別注意的高風險檢查項目與常見缺失,為在場參與者提供實用的建議與策略。澳洲為我國航商頻繁停靠的主要港口國之一,CR特別邀請負責實際執行船舶檢查的技術主管來台,進行面對面的經驗傳授與互動交流,為業界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通過本次分享,CR期望協助我國航商更深入掌握澳洲檢查的核心要求,強化應對能力,提升船舶的營運效率。
隨著本國籍船舶國際公約電子證書試行計畫於今年10月1日正式啟動,我國國輪將迎來更便捷且安全的證書管理方式。在研討會中,CR副處長陳廷榮說明該試行計畫執行細節,並強調CR電子證書的四大核心特性:唯一追蹤號碼 (UTN)、使用QR Code查核、合法數位簽章及驗證電子證書的有效性。這些功能不僅有效提升證書真偽的辨識能力,還顯著降低了偽造風險。CR特別強調,除了國輪外,巴拿馬旗船舶也可向CR提出申請簽發電子證書,歡迎航運業界先進多加利用。
國際海事組織 (IMO) 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82屆會議 (MEPC 82) 頒布了溫室氣體減排中期措施的最新國際動態,迅速成為全球航運業關注的焦點議題。針對此,CR黃斯寬工程師以「MEPC 82:IMO溫室氣體減排措施最新發展」主題進行詳細剖析,本次MEPC 82會議所討論的溫室氣體減排中期措施可分為技術性和經濟性兩大部分,針對技術性措施部分,將導入溫室氣體燃料強度(Greenhouse Gas Fuel Intensity, GFI) 達成值,要求船舶在每年所使用燃料/能源的溫室氣體強度不得超過IMO規定值,並藉由逐步加嚴方式,減少國際航線船舶全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如超標不合規者,則需採取補救措施。而經濟性措施部分,大多數會員國支持普遍徵收溫室氣體排放稅/費(universal GHG contribution)並配上回饋(feebate)機制,對溫室氣體排放建立定價機制,以促進船舶採用零/近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燃料和/或能源。CR進一步說明,IMO計畫於明年召開額外會議,細化這些政策的具體草案,並預計在2025年上半年於MEPC 83會議上獲得批准,於同年10月正式採納通過。為協助我國航運各界即時了解國際上最新的船舶溫室氣體減排趨勢,CR將於會議閉幕隔日立即發布會議結論快報,以精簡列點的方式為航商擷取重點,歡迎產業先進至CR官網訂閱或掃描CR 官方LINE帳號QR Code(ID:@crclass)成為好友,第一手掌握航運界大小事。
研討會的壓軸由CR陳德鋒組長針對「PSC實務檢驗與案例缺失探討」主題進行簡報,與研討會的開場主題相互呼應,進一步鞏固航商對港口國管制(PSC) 實務的理解。陳組長以CR豐富的檢查經驗為基礎,說明近期Tokyo MOU發布的應急電力系統測試安全公告與AMSA Marine Notice中對濾油設備的要求,特別針對需符合MEPC.107(49)號決議案進行提醒說明,並分享及探討真實案例上常發現的缺失,提醒我國航商可能疏忽的項目與改正建議,協助航商提早預防。 CR透過本次研討會分享相關訊息,協助航商全面掌握國際上的法規趨勢與產業熱門議題,並加強與業界交流互動,CR將會持續提供優質及高滿意度的技術服務與支援,為我國航運產業貢獻心力,本次研討會資料歡迎至CR官網Download。

圖說:驗船中心研討會講師合影

Issuance of the Latest CR Guidelines
CR Guidelines for Approval of Service Suppliers has been issued and will become effective from the date of issuance.
The Guidelines could be downloaded from Guidelines
Technical Circular No.136
本期焦點
(一) 國際海事組織(IMO)溫室氣體減排中期措施框架已初步成形,預計於明年MEPC 83會議將會有最終決策
(二) 為提升碳強度指標(CII)的適用性,IMO啟動對現行溫室氣體減排規定的審查,並依據執行經驗,對CII要求進行更深入的檢視
(三) 防止船舶污染國際公約(MARPOL)附錄VI之氮氧化物(NOx)及硫氧化物(SOx)和微粒物質(PM)排放管制區(ECA)新增加拿大北極水域與挪威海,預計2026年3月1日生效
(四) 自2026年1月1日起,船長發現有貨櫃遺失或漂流在海上時,須立即通報相關單位
(五) 2028年1月1日以後建造總噸位(GT)20,000以上的非液貨船須配備「應急拖帶裝置」
本期目錄:
壹、 MEPC第82次會議重點
(一) IMO溫室氣體減排中期措施框架已初步成形,預計於明年MEPC 83會議將會有最終決策
(二) 為提升CII的適用性,IMO啟動對現行溫室氣體減排規定的審查,並依據執行經驗,對CII要求進行更深入的檢視
(三) MARPOL附錄VI之NOx及SOx和PM排放管制區(ECA)新增加拿大北極水域與挪威海,預計2026年3月1日生效
(四) 特別敏感海域新增印尼龍目海峽的努沙佩尼達群島和吉利馬特拉群島
貳、 MSC第108次會議決議案
(一) 自2026年1月1日起,船長發現有貨櫃遺失或漂流在海上時,須立即通報相關單位
(二) 2028年1月1日以後建造總噸位(GT)20,000以上的非液貨船須配備「應急拖帶裝置」
(三) 新增漁船人員訓練、發證及當值標準章程(STCW-F Code),預計2026年1月1日生效
(四) 國際海事危險品章程(IMDG Code)進行例行性的全文修正,預計2026年1月1日生效
(五) 本次決議案:MSC.549(108)~MSC.565(108)、MSC.530(106)REV.1
參、 IMO相關通告
(一) 為協助會員國履行IMO準法律文件履行章程之IMO會員國稽核方案(IMSAS),IMO提供進一步指導
(二) IMO針對工業人員(IP)安全證書發證作法提供統一解釋
(三) 本次通告:MSC-MEPC.2-Circ.19、MSC.1/Circ.1572/Rev.2、MSC.1/Circ.1680
肆、 中華民國重要通告
(一) 配合勞動部自民國113年1月1日起調整每月基本工資,修正「船員薪資岸薪及加班費最低標準」第3條附表
(二) 交通部航港局為提供明確之行政指示、指南或解釋,以確保實施IMO準法律文件規定的一致性,發布船旗國指引之程序及原則
伍、 巴拿馬重要通告
(一) 新增連續概要紀錄(CSR)指南,說明在新造船、更換船旗國、更改船名等情況的CSR要求及費用
(二) 巴拿馬籍船舶在抵達義大利相關港口前,需依據Pre-arrival Checklist執行自檢
(三) 今年9月2日至12月31日的年度安全檢查(ASI)期間,巴拿馬檢查員會針對國際安全管理(ISM)進行額外檢驗
(四) 本次通告:MMC-133、MMC-161、MMC-183、MMC-202、MMC-380、MMC-402、MMN-9/2024、MMN-10/2024
陸、 CR服務資訊
(一) CR發布最新修訂版「應用於船舶系統/設備之鋰離子電池準則」及最新修訂版「海事產品檢驗準則」!歡迎業界參考、採用!
(二) 歡迎加入CR Line官方帳號和Facebook粉絲專頁,即時取得最新消息
(三) PSCO登輪檢驗需要協助嗎?歡迎船長或輪機長或工程師於PSCO登輪時加入CR PSC應急群組資訊,獲得即時技術協助
驗船中心MEPC 82產業趨勢研討會順利圓滿 助航商掌握最新國際動態
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 Classification Society,以下簡稱CR)於10月18日假JR東日本大飯店舉辦MEPC 82產業趨勢研討會,本次研討會聚集我國各大航商高階管理及技術主管,共同關注國際海事組織(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82屆會議(MEPC 82)因應溫室氣體減排中期措施的最新國際動態。本次研討會除了深入探討全球航運業的綠色轉型,還特別邀請了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黃一民資深處長,針對新能源發展趨勢下臺灣港群之機會與應用進行專題簡報,進一步增強產業交流與合作。
CR鄭志文執行長於開幕致詞時表示:「為協助我國航商第一時間掌握國際趨勢,CR立即於MEPC 82會議閉幕隔日發布會議結論快報,以全中文方式彙整出對航商有重大影響的重點內容。本次MEPC 82會議中,雖然針對溫室氣體減排中期措施已提出初步政策,但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在實施方式上仍有分歧,另也需通盤考量全球糧食供應影響,根據IMO的規劃,相關細節將於明年MEPC 83會議前再召開兩次溫室氣體減排會間工作組,並於MEPC 83會議批准防止船舶污染國際公約(MARPOL)附錄VI修正案草案,CR將會持續關注國際動態並與業界保持密切交流,全力協助我國航商與國際法規接軌,鞏固台灣在全球航運中的重要地位。」
CR研究處法規組葉德生組長指出,本次MEPC 82會議所討論的溫室氣體減排中期措施可分為技術性和經濟性兩大部分,針對技術性措施部分,將導入溫室氣體燃料強度(Greenhouse Gas Fuel Intensity, GFI) 達成值,要求船舶在每年所使用燃料/能源的溫室氣體強度不得超過IMO規定值,並藉由逐步加嚴方式,減少國際航線船舶全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如超標不合規者,則需採取補救措施。而經濟性措施部分,大多數會員國支持普遍徵收溫室氣體排放稅/費(universal GHG contribution)並配上回饋(feebate)機制,對溫室氣體排放建立定價機制,以促進船舶採用零/近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燃料和/或能源。
此外,為因應全球節能減排趨勢,航商逐步導入低碳燃料、岸電系統,以有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惟燃料加注及岸電系統的使用需港口配備相應的設施,為此CR特別邀請主責我國港區營運管理的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黃一民資深處長,以「新能源發展趨勢下臺灣港群之機會與應用」為題進行簡報分享,說明我國港區未來在替代燃料加注、岸電系統、港口智慧化、碳捕捉接收等方面的規劃,盼藉此搭建產業的溝通橋樑。
本次研討會議討論熱烈,尤其是在航商所重視的溫室氣體減排議題,與會貴賓針對IMO經濟性措施與歐盟(EU)規定競合、如何獲取低碳/零碳燃料、以及這些措施對現成船影響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同時會中航商也分享了各自在降低排放所採取之各項措施,顯示出航運業界正積極應對全球環保趨勢,攜手邁向淨零排放目標。
節能減排將是全球航運產業必須要面對的共同課題,CR將持續致力於為航商提供優質及高滿意度的技術協助與支援,並創立官方LINE帳號與FB臉書粉絲團即時分享各項訊息,歡迎航運界先進踴躍加入,共享最新海運產業動態。
本次研討會資料已發布於CR官網-技術研討會資料下載專區,歡迎各界踴躍下載。

圖說:本次研討會由CR鄭志文執行長開場致詞,CR持續關注國際公約發展,帶給航商最新動態

本次研討會聚集我國航商管理及技術主管,共同關注國際節能減排趨勢
Issuance of the Latest CR Guidelines
CR Guidelin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Applied to Marine System / Equipment has been issued and will become effective from the date of issuance.
The Guidelines could be downloaded from Guide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