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 Guidelines for Underwater Radiated Noise 2023 has been issued and will become effective from the date of issuance.
The Guidelines could be downloaded from Guidelines
CR Guidelines for Underwater Radiated Noise 2023 has been issued and will become effective from the date of issuance.
The Guidelines could be downloaded from Guidelines
驗船中心(CR)的「散裝船航行最佳化」研究成果再次榮登學術品質極高的SCIE國際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MSE)”!藉由CR自主研發的航行最佳化CRVO程式,與中鋼運通攜手合作實船分析,針對散裝船的特有的輕載和滿載船況及航線上的海況變化,以基因演算法分析計算並給予最佳化的船速建議,可有效避免海況不佳不必要的燃油消耗,這是CR繼今年3月成功在JMSE發表貨櫃船航行最佳化成果之後,持續積極投入航運節能減碳研究的再次亮麗表現,為航運業提供有效的減碳和成本分析評估工具。
CR鄭志文執行長指出,這項研究有別於前次針對貨櫃船的演算模型,特別考慮散裝船的營運特性,並結合CRVO最佳化計算,分析海況對油耗的敏感性。在維持原定到港時間的同時,採用基因演算法為每個航段提出最佳航速建議,以在良好的風況下增加航行距離,並減少在惡劣天氣中的不必要燃油消耗。有望節省整個航程的燃油消耗、降低碳排放,並提升船舶能源效率。透過與中鋼運通的密切合作,CR也獲得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和回饋,使得CRVO得以根據即時天氣、運營限制等進行實際應用並做出最佳決策,為航運界規劃出一套高效便捷的航行最佳化工具,以提升船舶能效管理。
中鋼運通許立和副總經理表示,近期國際海運政策對於船舶減碳的要求越趨嚴格,每一個可以改善的環節都顯得至關重要,這次合作將中鋼運通的豐富實務經驗與CR的研發實力相結合,在原定的船期規劃下,實現航速油耗的最佳化,為船舶運營提供最佳決策。這是技術和實務緊密結合的最佳案例,有助於中鋼運通在節能減碳方面落實相關成效。 CR鄭執行長強調,除了前次針對貨櫃船與這次對於不同營運特性散裝船的研究,CRVO將持續因應國際法規演變、區域性規定和航商營運需求等不斷提升。本次散裝船航行最佳化研究發表於海洋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國際知名JMSE期刊,顯示該研究深受國際認可與肯定,CR未來將繼續以自身研究能力結合產業經驗,致力於航運節能減碳、維護海洋環境及永續發展。詳細論文內容請參考以下網址:https://doi.org/10.3390/jmse11102000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宣佈,於今(19)日與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簽署合作備忘錄,致力發展台灣低碳能源生產及應用,為台灣航運業提供低碳解決方案。
透過與CR的合作,CIP將在台灣深入探討利用電力多元轉換技術(Power-to-X, PtX),使用綠電生產低碳燃料之可行性,為台灣航運業的減碳之路鋪設基石。台灣在國際航運業佔有重要地位,全球前 15 大航商中就有 3 家來自台灣。因此,如何為航運業建構減碳所需的資源和環境,對台灣的航運業及全球的減排績效都至關重要。
台灣於去年將2050淨零排放正式寫入氣候變遷因應法,聯合國海事組織(IMO)也於今年7月將2050年定為國際海運船舶淨零碳排目標年。隨著國際淨零趨勢,全球航運業面臨著巨大的減碳壓力。燃料是航運業的主要碳排來源,低碳燃料是航運業達成淨零碳排不可或缺的角色。
CIP擁有專業的再生能源投資及開發實績,並於 2021 年成立能源轉型基金,專注於多元電力轉換及低碳替代能源的投資開發,該基金目前管理資金達30億歐元,並於歐洲、美洲及澳洲有多項計畫開發中。
CIP台灣區董事總經理許乃文表示, CIP在全球多國開發多項PtX專案,生產綠氫、綠氨、綠甲醇等替代燃料,以支持各國頂尖的運輸、農業、化工、鋼鐵等產業的低碳轉型。CIP在台灣積極參與離岸風電的投資、開發與建設,加上 PtX 技術和專業投資能力,CIP與驗船中心的合作將共同實現低碳能源的生產和應用。 驗船中心董事長謝謂君表示,CR自1951年成立以來,始終透過厚植自主技術能量,提供最高品質服務予航運產業,除了執行船舶檢驗以符合國際公約與船級規範外,近期亦訂定「船舶使用氣體或其他低閃點燃料準則」、「船舶使用甲醇/乙醇燃料準則」、「船舶使用氨燃料準則」等多項替代燃料技術準則供業界參考,全力協助我國航商持續與國際接軌,鞏固台灣在全球航運的重要地位。此次透過與CIP的技術合作,雙方將能更精確地掌握航運產業的減碳規劃與需求,並進一步為航運界提供最佳的低碳替代燃料解決方案。

台灣離岸風電在今年四月迎來新的里程碑,達到建設200座離岸風力機的目標,伴隨區塊開發第三階段第二期選商機制規則的公布,勢必將帶動更多潛在業者進入離岸風電市場,同時此亦顯現離岸風電的建置將自近岸淺水拓展至深水海域的可能性。
為使產業界掌握離岸風電最新的發展趨勢與技術議題,驗船中心(CR)與ABL公司、達信公司(Marsh)於今(20)日聯合舉辦「保險與風險,台灣離岸風場核心經驗分享與未來展望研討會」,該研討會區分為「離岸風電的保險與融資」與「浮式離岸風電的挑戰與風險」兩大面向,來加以探討當保險做為風險控管的最後一道防線,如何恰當發揮救援功能,進而提升台灣離岸風電的發展。
驗船中心自2012年跨足離岸風電以來,結合既有的專業知識與技術,成為台灣第一家可完整提供離岸風場海事保證鑑定服務的本土驗證單位。除了是我國船舶與海事工程技術最深厚的本國檢驗機構,亦為政府在船舶檢驗諮詢領域的重要智庫,同時做為產業與政府溝通的橋梁,協助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建構離岸風力發電技術指引。
驗船中心鄭志文執行長表示:「為提前布局台灣浮式風電及氫能與低碳燃料的未來發展,以協助台灣達淨零目標,驗船中心今年初與船舶中心(SOIC)完成簽署浮式風電合作備忘錄,並啟動雙邊研究計畫,已初步完成浮式風電驗證技術能量建置,昨(19)日也與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簽署航運產業減碳暨低燃料發展合作備忘錄,將來驗船中心能更精確地掌握台灣航運產業的減碳規劃與需求,以期全力協助我國航商持續與國際接軌,鞏固台灣在全球航運的重要地位。」
本期焦點:
(一)MSC 107重點決議案:
新安裝之全圍蔽救生艇須具備足夠換氣量!以確保人員舒適!
船上將禁用含有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有毒滅火劑!
新造總噸位3,000以上之貨櫃船和散裝船須強制安裝電子傾斜儀!
(二)歐盟FuelEU Maritime法案:預計於2023年10月12日生效,並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將限制總噸位超過5,000之載運貨物或乘客並到訪歐洲水域之船舶,每年燃料/能源溫室氣體強度(gCO2e/MJ)不得超過EU規定值(否則須支付罰款),並逐漸加嚴。並自2030年以後,總噸位超過5,000之貨櫃船及客船,停靠歐盟特定港口時須使用岸電
(三)東京備忘錄與巴黎備忘錄之年度重點檢查活動:2023年度主題為「消防安全(Fire Safety)」,CR已依據檢查清單進行逐條說明,供船上因應使用
本期目錄:
壹、 MSC第107次會議決議案
(一)2025年1月1日以後允許主管機關以電子證書之形式簽發航海人員訓練、發證及航行當值標準國際公約相關證書
(二)為避免救生艇內CO2濃度過高造成人員不適,修正全圍蔽救生艇換氣量要求,適用於2029年1月1日以後安裝至船上的全圍蔽救生艇
(三)2026年1月1日以後禁止船上使用含有全氟辛烷磺酸(PFOS)的有毒滅火劑
(四)2026年1月1日以後建造之總噸位3,000以上的貨櫃船和散裝船須配備電子傾斜儀
(五)為防止機械故障造成人員傷亡事故和船舶損壞,新增SOLAS起重設備和操錨用絞機相關規定,預計2026年1月1日生效,適用新造船和現成船
(六)本次決議案:MSC.532(107)~MSC.548(107)、MSC.188(79)/Rev.2
貳、 中華民國重要通告
(一)訂定「衛星地球電臺設備技術規範」
(二)訂定「交通部航港局辦理引水人領航事故緊急應變演練作業要點」
參、 巴拿馬重要通告
(一)允許壓艙水紀錄簿可為電子形式並針對壓艙水管理系統發生故障之情況提出因應措施
(二)要求巴拿馬籍船舶在抵達巴黎備忘錄相關港口前要按照到港前檢查表(pre-ports arrival checklist)執行自檢
(三)針對單一航次航行國際航線之認可情形進行說明
(四)本次通告:MMC-67、MMC-245、MMC-345、MMC-355、MMC-398、MMC-399
肆、 歐盟FuelEU Maritime法案介紹
(一)歐盟FuelEU Maritime法案預計2023年10月12日生效,並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
(二)FuelEU Maritime將限制總噸位超過5,000之載運貨物或乘客並到訪歐洲水域之船舶,每年燃料/能源溫室氣體強度(gCO2e/MJ)不得超過EU規定之值(否則須支付罰款),並逐漸加嚴
(三)2030年起,要求總噸位超過5,000之貨櫃船及客船,在停靠歐盟特定港口時須使用岸電
伍、 東京備忘錄與巴黎備忘錄之年度重點檢查活動
(一)東京備忘錄(Tokyo MOU)與巴黎備忘錄(Paris MOU)2023年度重點檢查活動(CIC)主題為「消防安全(Fire Safety)」,自9月1日至11月30日為期3個月的時間,CR已依據檢查清單進行逐條說明,以供船上因應使用
陸、 CR服務資訊
(一)PSCO登輪檢驗需要協助嗎?歡迎船長或輪機長或工程師於PSCO登輪時加入CR PSC應急群組資訊,獲得即時技術協助
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 Classification Society,簡稱CR)於112年9月13日至15日在台北總部舉辦國際船舶及港口設施保全章程(ISPS CODE)港口設施保全員(PFSO)訓練課程,本次課程計有交通部航港局、台灣港務公司、台灣中油公司、台塑石化公司等十餘個單位報名參加。CR指出,本次課程內容包含ISPS CODE相關規章及條款介紹、港口設施保全評估及計畫綱要制訂、應急計畫準備及港口設施保全查驗程序及重點剖析等,並特別邀請刑事警察局偵五隊專業教官擔任客座講師,針對課程中辨識危險物質和裝置及認識爆裂物進行授課。
CR強調參加此課程不僅可使學員更加明瞭港口設施保全之執行要項,講師亦結合自身多年檢驗實務經驗,深入探討經常遭忽略的重點,參加學員獲益良多,反應熱烈。
驗船中心自2004年ISPS CODE生效以來,即持續不斷提供相關知識並協助各單位建置管理系統及制度,亦辦理各項課程作為各單位人員訓練平台。上述訓練課程亦將舉辦台中班(10月25日至27日)及高雄班(11月8日至10日),現正開放報名,歡迎各界踴躍報名參加,詳情可參考CR官網訓練課程專區。


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 Classification Society,以下簡稱CR)於112年8月23日假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感恩廳舉辦技術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由總驗船師黃建樺博士主持,探討「2023重點檢查活動 Fire Safety」、「MEPC 80焦點:綠色航運里程碑 – IMO新溫室氣體減排戰略目標」、「歐盟‘Fit for 55’:EU海運碳排交易制度及FuelEU草案」與「船舶回收公約簡介」等四大主題。CR定期彙整國際航運熱門議題與法規重點,藉由資訊分享與交流,協助我國航商積極應對並佈局未來趨勢,研討會當天超過百餘位航運界高階主管與專業人士共襄盛舉,現場互動熱絡。
其中,CR針對本年度重點檢查活動(CIC)進行說明,東京備忘錄(Tokyo MoU)和巴黎備忘錄(Paris MoU)訂於每年9月1日至11月30日期間聯合實施重點檢查活動(CIC)。今年主題訂為消防安全(Fire Safety),旨在提醒船舶營運公司採取必要措施,要求船上人員有效管理,加強船員熟悉各項消防設備和演練,以確保船舶航行的安全。
此外,因應IMO MEPC 80所提出的多項中長期減排戰略目標,以及歐盟的碳排交易體系(EU-ETS)和FuelEU Maritime法案對船東的挑戰,預期此類政策將對航運產業帶來重大影響,需要船東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應對。CR特別彙整內容,以簡單扼要方式提醒應注意重點。
另一方面,CR關注即將於2025年6月26日生效的「船舶回收公約」,該公約主要目的為確保船舶在營運壽命結束時能夠安全回收,以避免對人類健康、安全和環境造成風險,CR針對這個議題提供詳細介紹,以幫助船商所屬船舶符合公約要求。
CR透過本次研討會分享相關訊息,協助航商全面掌握國際上的法規趨勢與節能減排熱門議題,並加強與業界交流互動,CR將會持續提供優質及高滿意度的技術協助與支援,持續為我國航運產業貢獻心力,本次研討會資料歡迎至CR官網下載。


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 Classification Society, 簡稱CR)於112年8月2日在台北總部舉行本年度「菁英獎學金」及「揚帆獎學金」頒獎典禮。由執行長鄭志文博士親自頒發獎狀及獎學金給六位在學業上表現傑出的獲獎學生:
「菁英獎學金」獲獎者包括來自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系統工程暨造船所研究生孫至瀚同學、林孟鋐同學、林威宏同學、國立臺灣大學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所研究生黃士禎同學,以及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造船及海洋工程系研究生李家丞同學。而另一位優秀的學子,來自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的李翊丞同學,則榮獲「揚帆獎學金」。
鄭執行長表示, 驗船中心一直以培育我國海事人才為己任,深知產業蓬勃與人才培育息息相關,唯有不斷注入新興知識、吸引新世代學子投入,台灣的海洋產業才能夠長久的發展,期許榮獲獎學金的優秀同學未來能成為海運產業的生力軍,帶領台灣的航運事業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鄭執行長進一步說明,「菁英獎學金」是CR歷史悠久的助學及培育計劃,自2004年即開辦迄今,旨在期許受獎學生透過獎學金的支持,能更專注於課業,並透過職前實習機制,將所學知識與職場實務現況緊密結合,進而培養優秀的專業素養。而今年特別新增「揚帆獎學金」更落實CR回饋社會的企業責任,獲獎同學在求學過程有CR相伴,能免除後顧之憂,開啟更美好的未來。CR相信透過這樣的支持,學生們將能夠克服困難和挑戰,為自己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鄭執行長強調台灣航運業發展蓬勃,在世界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本次獎學金頒獎典禮凸顯了CR對教育的重視與支持,希望透過實質的獎勵,能夠激勵更多的學子奮發向學,熱愛航運事業,成為未來優秀的航運專業人才,為航運界的繁榮與發展做出積極貢獻。這份支持和鼓勵,將為我國的海運產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與動力。


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 Classification Society,以下簡稱CR)於112年7月17日假茹曦酒店舉辦MEPC 80產業趨勢研討會,現場集結國內各家航商技術主管,共同關注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第80屆會議(MEPC 80)所提出的重點要項及技術發展。CR鄭志文執行長於致詞時表示:「CR持續關注國際節能減排議題,本次IMO MEPC80會議中提出許多中長期戰略目標,未來極有可能轉換為強制性規定,將對船東造成極大衝擊,另外即將開始課徵的EU ETS及EU Fuel Maritime 對船東而言亦是全新挑戰,為此CR在最短時間內彙整了各項重點並於今日舉辦研討會,期盼藉此加強與航運界交流,共同探討因應措施,協助航商提前布局,以維護我國航運競爭力。」
本次研討會首先由CR研究處葉德生組長針對「MEPC 80焦點:綠色航運里程碑 – IMO新溫室氣體減排戰略目標」進行簡報,重點說明IMO欲在2050年左右達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具體目標以及後續將採取之相關措施草案,並解說海運燃料全生命週期溫室氣體強度準則(LCA準則)重點內容,協助航商全面掌握會議重點,另外也針對最新通過的安全與無害環境船舶資源回收國際公約及船舶壓艙水及沉積物管理國際公約修正案進行介紹。
接著由CR研究處黃斯寬工程師講解「歐盟Fit for 55:EU海運碳排交易制度及FuelEU草案」,因應歐盟自2024年起,將把海運碳排將納入歐盟碳交易體系(EU-ETS),此舉預計將加重航商營運成本,黃工程師特別彙整相關因應措施並補充未來可能將於2025年實施之FuelEU maritime草案內容。
CR強調將不定期透過研討會及技術通報分享國際最新海運議題,持續與業界保持良好交流互動,盡最大努力提供航商優質及高滿意度的技術協助與支援,持續為我國航運產業貢獻心力,本次研討會資料亦刊登於CR官網-技術研討會資料下載專區,歡迎各界踴躍下載。


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 Classification Society, 以下簡稱CR) 於7月12日假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港口國管制(PSC)檢查機制及應對策略訓練課程,分享常見缺失和面對PSC檢查時的應對技巧,以提升我國航商所屬船舶之PSC受檢表現度,降低遭留置的風險。
課程從PSC檢查制度為出發點,使學員了解該制度運行模式, 並強調船舶到港前自我檢查和平日計畫性維護的執行細節,以及船員按規定執行的重要性。此外,課程還深入探討過去出現過或經常發生的缺失情況,以防止相同的錯誤再次發生,進而避免船舶被留置處分。
本次課程共吸引來自長榮、德翔、達和、慧洋公司等六十餘位航運界先進踴躍報名參加,由於學員反饋良好,另為服務南部地區船東,今年度更於高雄加開一場次,期望藉由課程內容的分享與交流,有效協助航商面對PSC受檢時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未來CR將會持續提供我國航運界各項訓練課程,以傳遞知識、增進我國航運技術發展為最高使命。
除了上述課程之外,驗船中心亦設有「ISPS CODE-CSO訓練課程」、「ISM內部稽查訓練課程」歡迎航運同業踴躍報名參加,詳情可參考CR官網訓練課程專區。

